除了“夜夜驚出冷汗” 落馬官員還會怎麽懺悔?|懺悔錄|悔過書|懺悔書_新浪新聞

2025-07-04 17:22:41
声明

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,本站只提供存储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

"

  原標題: 除了“夜夜驚出冷汗”,落馬官員還怎麽懺悔?⠀

  [編輯/張喜斌 統籌/陳威]1月31日,中央紀委機關報《中國紀檢監察報》發文——《不守法紀,王敏幾乎夜夜驚出一身冷汗》。文章講述了山東省委原常委、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落馬後懺悔的故事,他懺悔說:“夜夜難以入睡,幾乎天天半夜驚出一身冷汗……”

  落馬官員都是怎麽懺悔的?大白新聞(微信ID:dabaixinwen)梳理發現:有的落馬官員稱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卻害得被指指點點,有的說看老板住豪宅開好車自覺太虧,還有媒體專門解讀中紀委官網落馬官員的懺悔錄:3大類,4要素……

  “夜夜驚出冷汗,怕在會場被帶走”

  1月31日,中國紀檢監察報發文《不守法紀,王敏幾乎夜夜驚出一身冷汗》。文章稱:史載,明太祖朱元璋曾問眾臣“天下何人最快活?”群臣眾說紛紜,有人說“取得功名,做出成就”,有人說“掙得錢財,擁有財富”,有人說“兒孫膝前繞”,朱元璋聽了一一搖頭。

  惟獨聽到一名大臣說“畏法度者最快活”時大悅,稱其見解“甚獨”。故事裏蘊含的對“快活”的認識,引人深思。

  快活自由,人皆向往。什麽樣的人生才是快活的、自由的?這名大臣的回答一語道破“天機”:那就是尊崇法律而老實守法,熟知法度而循規蹈矩,畏懼法紀而不越雷池,做廉潔官員、守法公民,自然吃得香、睡得穩,快活常樂。

  古人說:“凡善怕者,必身有所正,言有所規,行有所止,偶有逾矩,亦不出大格。”快活之人,必是敬畏法度之人。一些黨員幹部之所以一步步由“好同誌”變成“階下囚”,就是緣於心無所畏,行無所止,“有賊心更有賊膽”,最終突破了紀法的底線。

  山東省委原常委、濟南市委原書記王敏落馬後懺悔說:“夜夜難以入睡,幾乎天天半夜驚出一身冷汗,醒來就再也睡不著,總想不知道什麽時候就出事。白天常常魂不守舍,省委通知開會,怕在會場被帶走;上班時怕回不了家;上級領導約去談工作,也怕是借題下菜”。

  “開會時在台上坐著,往往心不在焉,隻得強打精神撐著……”這段懺悔,把貪腐者的煎熬和惶恐描繪得淋漓盡致。終日生活在恐懼之中,這樣的日子,這樣的人生,即使貪了再多錢,又哪有半點快活和自由可言!

  哲人說:“每一個人的內心世界,都隱藏有一匹脫韁的野馬,如果你不去緊勒韁繩,時刻都會有大禍降臨。”

  黨員幹部要想策馬揚鞭馳騁在人生的道路上,成為一個快活的人,就得緊握紀法的韁繩,牢固樹立遵紀守法意識,時時以紀法為鏡正好衣冠,事事以紀法為尺校正偏差,處處以紀法為鑒邁好步子;強化道德修養,守好思想防線,做到“從心所欲不逾矩”,不讓自己內心世界的野馬脫韁。

  不然,就可能會像王敏所懺悔的那樣,“夜夜難以入睡”“天天半夜驚出一身冷汗”。

  畏法度者,是快活的;守規矩者,是自由的。把權力當作謀取私利的工具,把貪腐當作人生的樂趣,看似風光無限,自由瀟灑,實則是種“被浮雲遮望眼的自由”,自由得了一事一時,自由不了一生一世。

  而那些穿上規矩“防護衣”、身處紀法“安全網”的黨員幹部,才能真正品嚐到自由的滋味,成為真正快活的人。

  “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卻害得被指指點點”

  2017年12月24日,媒體曾報道了《一念之差墜入深淵》的文字。文章顯示:他是同事眼裏的“窮人”,20年來騎自行車上下班;他是老板們眼中的“貴人”,筆頭一動就能為企業帶來巨額利潤。

  有人用“靠山吃山”來形容河北省平泉市林業局林權流轉服務中心原主任李新久:把手中的行政權力資源變成了為個人牟利的工具。他利用職務便利,為承德天寶礦業集團寶海有限公司謀取利益,收受感謝費10萬元,被平泉市紀委開除黨籍;因受賄罪,被判4年。

  “本想給孩子更好的生活,卻害得孩子被人指指點點,我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,後悔死了。”李新久在懺悔書中寫道。從打鹿溝林場的基層職工,到市林業局林政與資源管理股股長,再到林權流轉服務中心主任。在很多人眼中,李新久是一個勤廉樸素的好幹部。

  然而,麵對金錢的誘惑,李新久的思想發生了變化。事情還得從2008年說起。當時李新久任林政與資源管理股股長,雖然他職務不高,但因有代收平泉市森林植被恢複費的權力,而成為企業主爭相結交的“貴人”。

  2008年,承德天寶礦業集團寶海有限公司在平泉市臥龍鎮擴建鐵選廠,需要在娘娘廟村建尾礦庫。經過平泉市林業局工作人員實地勘查和計算,寶海公司需繳納森林植被恢複費156.55萬元。

  寶海公司經理高某私下找到李新久:“能不能少交點?我好好感謝你。”麵對這突如其來的請求,李新久猶豫了一會兒,說道:“我幫你想想辦法。”在代收寶海公司森林植被恢複費的過程中,他接觸了高某。

  與其相比,自己遠沒有別人活得輕鬆自在,至少經濟方麵沒那麽闊綽,對金錢的渴望和種種誘惑最終攻破了他的心理防線。

  李新久在懺悔書中寫道:“當時想給孩子買一套房子,又湊不夠錢,恰巧碰見寶海公司這件事,就動了歪腦筋。”正是這一念之差,讓李新久偏離了秉公用權、清正廉潔的從政軌道,漸漸滑向違紀違法的深淵。

  “我經常失眠做噩夢,半夜醒來就再也睡不著,不知道什麽時候會出事。”李新久雖然心存僥幸,但還是擔心會東窗事發。終於,李新久忍受不住內心的折磨。

  在承德市紀委調查平泉市林業局相關問題過程中,李新久主動交代了他利用職務之便,為寶海公司謀取利益、收受感謝費的違紀事實。雖然李新久沒有前科,係初犯、偶犯,在案發後主動退贓、真誠悔罪,被依紀依法從輕處理,但等待他的仍然是4年的漫漫刑期。

  李新久被立案調查,立刻在當地林業係統掀起軒然大波。

  “不敢相信。他能吃苦,曾經主動到條件艱苦的林場工作,一幹就是8年。”同事們談到李新久時,無不表示惋惜。隻因一念之差,這位在林業係統奮鬥半生的基層幹部,忘記了為民服務的初心,觸碰了黨紀國法的“高壓線”,最終身陷囹圄,令人扼腕歎息。

  李新久的“靠山吃山”式腐敗源於權力的濫用。

  在權力約束機製存在缺陷、自律意識薄弱的情況下,個別幹部就會滋生利用職務便利謀取私利的念頭,“官小權力大”為“小官”腐敗提供了便利。隻有做到善用權力、慎用權力、敬畏權力,不斷提高拒腐防變的警覺性,才能過得了權力關、金錢關。

  “看老板住豪宅開好車,自覺太虧”

 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,從2015年2月25日起,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推出專題欄目《懺悔錄》,選取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典型違紀違法案件,通過剖析案情及違紀違法者的心靈懺悔,給黨員幹部以深刻警醒。首期刊發徐州市政協原副主席張引受賄案透視。

  2014年5月,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受賄罪、濫用職權罪,判處張引有期徒刑十一年。2001年至2012年間,張引利用職務便利,為他人謀取利益,先後多次收受他人財物,共計折合人民幣140餘萬元。

  在擔任徐州市泉山區區委書記期間,違反規定,擅自決定,通過自定項目、重複發放等形式,向區四套班子成員、財政人員等人發放獎金共計1040餘萬元,個人實得50餘萬元。張引在懺悔錄中稱,目無法紀就會私欲膨脹,為所欲為,無所顧忌。

  追逐金錢成為了我唯一的精神動力,我在金錢麵前節節敗退,一步一步滑向深淵,變得患得患失、思慮重重、心浮氣躁。到今天我才明白學習不是一朝一夕,更不是一時一刻,而是要終身學習,注重終身的改造。過去我人在組織,心卻被狹隘和金錢所俘虜,私欲所占領。

  張引稱,看著那些老板住豪宅開好車,穿名牌出入高檔會所,燈紅酒綠紙醉金迷,過得何其瀟灑自如!老板越大,財富越多,各方對他越重視,既有經濟地位,又有政治地位,兩會換屆都想辦法拉他們當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工商聯等職務。

  比比自己,沒日沒夜地加班,有時招商引資還要陪著笑臉,每個月就拿這點工資,覺得太虧了!

  張引還在懺悔錄中表示,一想到母親,就想流眼淚,她是最要麵子的人,怎麽能接受這種現實!她曾經為之自豪的兒子,一談到兒子就欣喜若狂,而今麵對社會的議論和指責,她如何受得了這個打擊!

  文章稱,母親始終教導我和善待人,老實做人,老實人不吃虧,可惜我沒有聽她的話,做了見不得人的醜事壞事,做了對不起她老人家的事,我的內心如何向她贖罪,每次想到這我的心都碎了。

  解讀中紀委官網落馬官員懺悔錄:3大類4要素

  2015年3月,新華網報道稱:近日,中紀委官方網站推出“懺悔錄”的全新欄目,刊載官員悔過書,起到“沉重的懺悔、深刻的警醒”作用。這項舉措引發社會關注。記者對多名落馬官員的悔過書進行了梳理和跟蹤采訪。

  文章稱,綜合林林總總的官員悔過書來看,交代問題、剖析動機、反省告誡、提出訴求,往往是悔過書、懺悔錄內容中常見的“四要素”。由於官員是抱著係統梳理自身問題而寫的文字材料,因此悔過書在鎖定違法犯罪證據、反思官員貪腐動機等方麵,都具有重要參考價值。

  記者梳理一批官員悔過書發現,貪官們回顧首次收受他人財物,及至後來發展成違法犯罪的全過程,總結原因主要包括:自身放鬆政治理論學習、長期不能接受監督、忽視了世界觀改造、沒有加強廉政修養等。

  按照作者的核心心理訴求,悔過書主要分為三種類型:

  博取同情型。據基層紀檢幹部介紹,不少落馬官員在悔過書中將貧困、草根的身份拋出來,把苦難的過去剖白給公眾看,既有痛定思痛的原因,也在不少程度上存在博取同情、尋求寬大處理的心理。以至於“我是農民的兒子”,成為不少官員懺悔書高頻使用的開頭。

  高調表功型。一些官員在懺悔書中會著重描述“輝煌業績”,展示“功臣犯錯”的形象。原鐵道部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在懺悔書中說道,“我們上百個工廠,幾千名工程師,幾萬名職工幹了整整7年,形成了中國自己的高速鐵路體係”;史聯文也在懺悔書中高調表功,“做了很多前人沒有做成的大事”“遼寧廣播電視台的改革成為全國同行業的一麵旗幟”。

  告誡建議型。還有一些官員在悔過書中,主動將自己當反麵教材,並結合墮落經曆,提出建議告誡後人。倪發科在悔過時告誡“身邊工作過的同誌”,“慎獨、慎行、慎交,要以我為鑒,不要讓我的悲劇在他們身上重演”;史聯文則在懺悔錄中,從幹部使用、與商人打交道、注意圓滑人、對待身邊人四個方麵,對相同類領導提出建議。

責任編輯:霍宇昂

"
  • A+
tag: